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诚邀各单位参与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计量性能测试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诚邀各单位参与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计量性能测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准确监测温室气体柱浓度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减排策略、应对气候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作为我国环境监测领域的核心机构,始终肩负着推动环境监测技术进步、保障环境质量的重要使命。近日,总站发布重要通知,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研制单位参与计量性能测试,这一举措将为我国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测试背景与战略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的总体部署,加快构建以地面监测数据为基础的天地一体化温室气体监测量值溯源技术体系,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物质院)相关课题组,共同发起此次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计量性能测试活动。这一行动不仅是对国家战略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一步。

通过系统开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栅红外光谱、激光外差光谱等多种原理的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的计量性能测试与评估,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各类仪器的性能指标,为仪器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这些测试成果将为国家温室气体立体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精准的温室气体监测网络,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测试目标精准明确

本次测试以全球碳柱总量观测网(TCCON)观测数据为参考量值,这一国际公认的高精度观测数据为测试提供了权威的基准。通过对多种原理的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进行全面、系统的计量性能测试与评估,旨在深入了解仪器在不同原理下的测量精密度、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等关键计量性能指标。

测量精密度反映了仪器重复测量的稳定程度,系统误差则体现了仪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固定偏差,而随机误差反映了测量过程中的偶然波动。准确评估这些指标,能够帮助仪器研制单位发现仪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仪器的优化升级提供明确方向。同时,这些测试数据也将为国家温室气体立体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关键的技术参数,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减排政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征集范围广泛包容

此次征集面向具备自主研制能力的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研制单位,仪器类型不受限制。这一广泛的征集范围充分体现了总站对创新技术和多元化解决方案的鼓励与支持。无论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栅红外光谱还是激光外差光谱等原理的仪器,只要具备现场观测和数据反演能力,都有机会参与到本次测试中来。

这种开放性的征集方式,为各类仪器研制单位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技术创新。不同原理的仪器在性能特点、适用场景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测试比较,能够发现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推动不同技术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我国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体安排科学合理

(一)测试方案确定

征集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研制单位后,总站将充分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测试目标和实际需求,完善形成仪器计量性能测试方案。这一过程确保了测试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能够充分考虑不同仪器的特点和需求,为后续的测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现场测试实施

以TCCON香河站与合肥站的高精度观测数据为参考量值,组织开展多型号仪器的计量性能测试。这两个站点作为TCCON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先进的观测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其观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将系统评估各仪器的测量精密度、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等关键计量性能指标,通过与参考量值的对比分析,全面了解仪器的性能表现。

(三)测试报告编制

基于现场测试获得的数据,编制各参试仪器的计量性能评估报告。报告将详细分析仪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评估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些评估报告不仅为仪器研制单位提供了宝贵的反馈信息,也为国家温室气体立体监测体系的仪器选型和使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申报条件和要求严格规范

(一)仪器观测能力

参试仪器应具备CO₂、CH₄、N₂O中至少一种气体的柱浓度观测及反演能力。这三种气体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准确监测其柱浓度对于了解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具备对其中至少一种气体的观测及反演能力,是参试仪器的基本要求。

(二)单位运行维护与校准能力

申报单位应具备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的运行维护与校准能力。仪器的稳定运行和准确测量离不开专业的运行维护和定期校准。申报单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能够确保仪器在测试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团队组建与工作要求

申报单位须指定项目负责人,组建专业的测试团队,并按照总站统一测试方案要求完成相关工作。项目负责人将负责协调团队内部的工作,确保测试工作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测试团队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处理数据,并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六、申报受理及评选程序公开透明

(一)公告发布与材料准备

本公告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官方网站和公众号发布,征集工作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可自行下载相关材料,按附件1要求准备申报材料,仪器彩页(若有)可作为补充材料一并提交。这种公开的发布方式确保了所有潜在申报单位都能及时获取信息,为申报工作提供了便利。

(二)材料提交要求

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应由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申报单位应于2025年11月7日前将纸质版寄送至总站,并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标题和材料统一命名为“单位名称 + 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计量性能测试申报”。明确的材料提交要求和时间限制,保证了申报工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三)评选原则

总站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在评选过程中,将严格依据申报单位的材料和测试表现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评选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一原则体现了总站对测试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各申报单位的尊重。

七、测试费用说明清晰

本次测试无经费支持,遵循自愿参与原则。总站联合空天院、大气所和合肥物质院相关课题组负责测试的组织协调,并提供测试场地与参考量值。各申报单位需自行承担实验期间的人员差旅、耗材等全部费用,且参试仪器在测试期间出现的任何故障、损坏等问题及相关责任,均由申报单位自行承担。

这一费用说明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了在测试过程中出现费用纠纷。虽然测试无经费支持,但对于仪器研制单位来说,参与测试是一次难得的展示自身技术实力、获取专业反馈、提升仪器性能的机会。通过与总站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能够接触到先进的测试技术和理念,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此次征集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研制单位参与计量性能测试,是我国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广泛的征集、科学的测试安排和严格的评选程序,将推动我国地面温室气体柱浓度监测仪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国家温室气体立体监测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希望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报名参与,共同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参展咨询

    15202188312

主办机构
  • 主办机构
  • 主办机构2
  • 主办机构3
  • 主办机构4
  • 主办机构5
  • 主办机构7
  • 主办机构8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
战略资源合作
  • 战略合作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6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