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logo logo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未分类 » 李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多领域发展,推动国家全面进步

李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多领域发展,推动国家全面进步

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亲自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会议意义重大,涉及多个关键领域的发展决策,审议并通过了多项重要草案,为国家在经济、生态、贸易、农业等多方面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筑牢生态监测基石

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草案)》,这一举措具有深远意义。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耳目”与“哨兵”,准确、全面的监测数据是制定科学决策、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

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从天空的卫星遥感监测,到地面的各类监测站点,再到海洋的监测设施,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格局。这种一体化的网络能够实现对生态环境要素的实时、动态、精准监测,无论是大气质量、水质状况,还是土壤污染、生态变化,都能及时掌握。

完善监测标准和规范也是重中之重。只有统一、科学、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才能确保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准确性。这就好比给生态环境监测制定了一套精确的“度量衡”,让每一次监测都能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保障。

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同样不容忽视。监测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管理的效果。如果数据不准确、不可靠,那么基于这些数据制定的政策和措施就可能偏离实际,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数据质量审核机制,从数据的采集、传输到存储、分析,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多领域协同部署,推动国家全面发展

物流领域:降本提质增效,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会议听取了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对物流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物流作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需要加快建设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这要求从多个方面入手,深化货物运输结构调整是关键一步。通过优化运输方式,提高铁路、水运等大运量、低成本运输方式的比重,减少公路运输的过度依赖,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也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加强多式联运管理制度、规则标准协调衔接也至关重要。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不畅,往往会导致物流效率低下、成本增加。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标准,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能够提高物流的整体运行效率。

加大物流仓储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是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合理的仓储布局能够减少货物的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仓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完善仓储设施的功能,如增加自动化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等,能够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推动人工智能等与物流深度融合,促进物流数智化发展,是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分析,优化物流路线规划、库存管理等环节,提高物流的智能化水平。

加大对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短期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推动物流主体做强做优做大。小微物流企业在物流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资金实力有限,往往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政府通过提供短期融资支持等政策措施,能够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资金瓶颈,促进其健康发展,从而提升整个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绿色贸易领域:完善政策体系,拓展发展空间

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全球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绿色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是首要任务。这需要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的衔接协同,形成政策合力。例如,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向绿色生产转型,利用科技政策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运用财税政策对绿色产品给予税收优惠,借助金融政策为绿色贸易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为绿色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是关键环节。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认证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绿色贸易的要求。

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是推动绿色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国际市场的对接,能够引进先进的绿色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将我国的绿色产品和技术推向世界,提升我国在全球绿色贸易中的地位。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能够打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促进我国绿色贸易的健康发展。

粮食和农业生产领域:强化保障,确保丰收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抓好粮食生产,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这是值得肯定的成绩。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容不得半点松懈。

强化底线思维,加强部门协作,是抓好秋收秋种的重要保障。秋收秋种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和质量。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秋收工作顺利进行,秋种工作按时完成。

统筹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保供稳价工作至关重要。种子和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品,其供应和价格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政府要通过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储备制度等措施,保障农资的供应充足,稳定农资价格,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充分发挥政策性收储托底作用,支持市场化主体加大收购力度,能够切实保障农民收益。政策性收储可以在市场价格低迷时稳定市场价格,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鼓励市场化主体参与收购,能够拓宽粮食销售渠道,提高粮食收购效率。

用好农业救灾资金,做好保险理赔,能够努力减轻农民因灾损失。农业生产面临着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一旦发生灾害,农民的损失往往较大。通过及时发放农业救灾资金,做好保险理赔工作,能够帮助农民恢复生产,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国徽使用领域:强化国家意识,维护国家形象

会议还指出,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要进一步强化公民、组织的国家意识,在对外交往中严格按规定范围、方式、程序使用国徽图案,切实维护宪法权威和国家形象。国徽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正确使用国徽图案是对国家的尊重和热爱。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和组织对国徽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国徽图案的使用,能够让国徽在对外交往中更好地展现国家的形象和风采。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多个领域作出了重要决策和部署,这些举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国家在经济、生态、贸易、农业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国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贸易的优化升级和粮食的安全稳定供应,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稳步迈进。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665 3755

  • 参展咨询

    15202188312

主办机构
  • 主办机构
  • 主办机构2
  • 主办机构3
  • 主办机构4
  • 主办机构5
  • 主办机构7
  • 主办机构8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
战略资源合作
  • 战略合作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6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