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展了解到,近日,国内铝加工行业迎来一项重要技术突破——首台以氨为燃料的零碳铝棒加热炉在广东佛山正式投入使用。该设备由佛山仙湖实验室与广东意利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研发,标志着铝材加工加热环节首次实现全程零碳运行,为高耗能产业绿色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铝加工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集中领域。在铝型材生产流程中,铝棒加热是能耗最高的环节之一,长期以来依赖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伴随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此次零碳氨燃料加热炉的成功应用,为行业实现深度脱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装备支撑。

氨燃料作为一种无碳能源载体,其燃烧利用面临火焰稳定性、氮氧化物控制及热效率提升等多重技术挑战。项目团队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集成的全链条研发体系,重点在燃烧器结构、催化反应控制、智能温场调节等方面实现了原创性突破。
据技术负责人介绍,该加热炉具备三大核心优势:首先,通过优化燃烧组织方式,实现了氨燃料的高效稳定燃烧;其次,采用分级燃烧与催化还原相结合的技术,使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显著低于国家超低排放限值;此外,设备集成多级余热回收与智能控温系统,整体热效率大幅提升。
现场运行数据显示,该加热炉在铝棒加热过程中升温迅速、炉温均匀,全程无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及烟尘排放,在保证铝材加工质量的同时,真正实现了零碳燃烧。用户无需调整现有铝材加工工艺,即可通过设备替换完成加热环节的绿色转型。
环保展关注到,该项成果不仅为铝加工行业提供了可推广的脱碳方案,也为氨燃料在工业高温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积累了重要经验,对构建清洁低碳的工业能源体系具有示范意义。
来源:中国能源网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