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展了解到,2025年9月16日,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圆满结束。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凭借“碳效+”数智融合产业绿色转型项目,在“绿色产业”赛道中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大赛二等奖。
本届大赛涵盖人工智能、绿色产业、低空经济等五大领域,共吸引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阿联酋、伊朗等国家的1396个项目参与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所有获奖项目将被纳入“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合作项目库”,为金砖国家在工业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注入新动力。
“碳效+”项目聚焦工业节能与环保,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在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协同推进下,正加快构建以碳排放控制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体系。

工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但由于企业能源消耗结构复杂、碳排放底数不清、缺乏统一评价标准,工业减碳一度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国网湖州供电公司于2021年创新推出“工业碳效码”,通过整合企业用电、用气、用煤、用油等多类能源数据,构建单位增加值碳排量、碳效值和碳中和率三大评价模型,形成“一码三标识”体系,实现对工业企业碳排放与能效水平的精准量化。
在此基础上,供电公司联合政府部门及第三方专业机构,为碳效等级偏高的企业提供免费节能诊断和定制化降碳方案。同时,依托“工业碳效码”平台,推出“碳红娘”增值服务,打通技术、资金与绿色转型之间的壁垒,帮助企业申请碳效贷款、获取改造建议、参与绿电交易,真正实现从监测核算到精准减排的全流程管理。
“工业碳效码”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碳效指引,也推动了政府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湖州市将碳效评价嵌入产业、金融、土地、税收等多项政策中,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与结果互认,显著提升节能降碳管理效率。该机制已被纳入《湖州市绿色金融促进条例》和《湖州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促进条例》,成为地方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工业碳效管理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截至目前,“工业碳效码”已迭代至3.0版本,覆盖浙江省4.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支持企业碳足迹的数据采集、核算、认证与披露,成为工业领域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统计显示,自该码应用以来,湖州市“低碳”企业占比提升8.3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7.2%,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除了工业领域,“碳效+”体系还逐步扩展至建筑、交通、金融等行业,通过绘制公共建筑与交通运输的“碳画像”,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低碳项目。截至目前,已推动全市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下降15%,年减碳量超过6万吨,并通过“碳效+金融”模式帮助企业实现融资超6300亿元。
环保展注意到,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体现了国网湖州供电公司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为金砖国家乃至全球工业减排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经验”。未来,“碳效+”将继续深化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助力全社会构建更加清洁、低碳、高效的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国网浙江电力
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