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展注意到,作为全国 14 个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简称 “宁东基地”)曾因高耗能贴上 “灰色” 标签。过去,基地煤化工产业每年耗煤量占全区近三成,碳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化工行业平均水平 15%,绿色转型迫在眉睫。如今,通过产业链减碳、绿电园区建设、本质环保构建三大路径,这里实现了绿色转型,更为传统煤化工基地的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 “宁东方案”。
在产业链升级方面,宁东基地以 “减碳增绿” 为核心推进全链条优化:技术上,投运全国最大的 300 万吨级 CCUS 示范项目一期工程,该项目可将煤化工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注入地下封存或用于驱油,年减排量相当于种植 1.2 亿棵树;同步实施节能减煤加氢计划,通过工艺改良使每吨煤化工产品耗煤量下降 8%;产业布局上,构建 “煤炭 - 电力 - 化工 - 新材料 - 清洁能源” 一体化链条,2024 年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等四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比达 51.8%,较 2020 年提升 12.5 个百分点;政策保障上,每年安排 5000 万元专项资金,同时推广节能降碳新技术,为产业链低碳化保驾护航。

依托西电东送枢纽区位与超 1500 小时的太阳能可利用小时数,宁东基地创新打造绿电园区以破解能源消纳难题:整体规划 612 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 30 万千瓦 / 120 万千瓦时新型储能设施,项目全部投运后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 740 万吨;设计上采用 “光伏 + 生态修复” 模式,优先利用采煤沉陷区等闲置土地,在光伏板下种植沙棘、苜蓿等耐旱作物,既修复了因采矿受损的土壤,又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超 2000 万元,实现 “板上发电、板间种植” 的立体发展;2025 年 6 月,首期 164 万千瓦复合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年减排二氧化碳 225 万吨,结合储能参与绿电市场化交易后,绿电替代率将突破 50%,预计到 2027 年,该园区可带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1000 亿元,工业总产值达 3000 亿元。
本质环保构建是宁东基地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为此基地搭建了全流程防控体系:制定《生态环境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修订 3 项环保奖补政策,建立 “月调度、季评比、年考评” 机制,累计实施超 60 个环保提升项目;水资源治理上,建成现代煤化工产业区中水回用系统及 3 个产业区雨污分流工程,2024 年成为全国首个污废水 “零排放” 园区,重点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 9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 2020 年下降 19%;固废与废气治理方面,引进 4 个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年消纳工业固废 155 万吨,这些固废被加工成新型建材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固废填埋量近 80 万立方米;同时建成固废安全处置监控平台,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全流程检查,对 23 家重点异味企业实行 “一企一策” 治理,并试点 65 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氮氧化物 “超超低” 排放。
环保展观察到,一系列转型举措下,宁东基地的绿色成效显著:2024 年,其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宁夏全区第二,PM10 浓度创监测以来最优水平,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 5 年位居全区第一,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 66.5%。凭借突出的转型成果,宁东基地成功获评 “国家绿色化工园区”,用实践证明传统高耗能产业可通过创新突破实现 “脱灰奔绿”,为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