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信号释放!《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为热泵产业注入新动力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携手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共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关于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的通知》。这一重磅通知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绿色金融与相关产业领域激起了层层涟漪。根据通知内容,《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时间节点的设定,为市场各方预留了充分的准备和适应期。
在此次发布的目录中,热泵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热泵设施建设和运营、农村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领域,多项与热泵设施相关的建设与运营活动均被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畴。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热泵产业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资金始终是关键要素之一。以往,热泵相关企业与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常常面临融资难题,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而如今,有了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持,相关企业在融资方面将获得极大便利。无论是新建热泵设施项目,还是对现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与运营维护,都能够更容易地获得所需资金,从而加速项目的落地与实施,推动热泵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宏观层面来看,为加强绿色金融市场流动性,提升绿色金融资产管理效率、降低识别成本,《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这一举措有助于打破不同绿色金融产品之间的壁垒,促进绿色金融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整体运行效率。不过,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及股票发行、新三板挂牌及股票发行业务暂不适用该目录,这也体现了政策在推进过程中的循序渐进与精准施策。
通知还对各相关单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单位要以《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为基础,紧密结合各自领域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情况,研究制定并落实相关配套支持政策。这不仅需要各单位深入理解政策内涵,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与探索,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也至关重要。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市场主体了解绿色金融政策,认识到绿色金融工具对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重要支持作用,从而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绿色领域,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
在政策衔接方面,通知做出了细致安排。为确保市场的平稳过渡,要求做好《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与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产品历史标准的衔接。对于目录发布前已审批未发放的贷款,以及处于存续期或已核准、已完成注册程序的债券,在产品认定和资金投向上仍按照历史标准适用范围执行。而对于目录发布时已申报材料但未获得核准或未完成注册程序的债券,发行主体在绿色项目认定上拥有自主选择权,可自行选择适用历史标准或新目录。并且,鼓励发债主体按照新目录进行信息披露等相关工作。这一系列安排既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的动态调整机制也为绿色金融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将会同相关单位,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重点、技术标准更新、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进展等具体情况,以及国内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适时调整修订《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这意味着政策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持续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 年版)》的发布,为热泵产业带来了重大利好,也为绿色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政策的引领下,热泵产业有望迎来蓬勃发展,为我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我们也期待各相关单位能够积极落实政策要求,共同推动绿色金融事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