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展关注到,重庆市酉阳县近年来通过系统化生态修复工程,成功将268平方公里石漠化土地和100余公顷矿山转变为生态财富。这一转型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为类似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发展经验。
在酉阳县板溪镇,曾经的叠石花谷石漠化区域如今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科学修复和合理开发,这片不毛之地成功转型为集文化体验、地质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景区。同样令人瞩目的是菖蒲盖片区的变化,该区域通过系统性的景观绿化和湿地恢复工程,林草覆盖率已提升至77%,成为重庆市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酉阳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耀介绍,当地坚持"系统治理、分类施策"的工作理念,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酉阳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特别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划定核心保护区、建立珍稀物种监测体系,构建起"人防+技防"的立体保护网络,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环境。

在生态建设方面,酉阳扎实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28.7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14.37平方公里。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超过64.5%,为生态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酉阳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当地积极推进120万亩国储林建设,作为重庆试点收储30万亩林地。启动的CCER造林碳汇项目预计20年内可减少138.68万吨碳排放,每年带来1000多万元的收益,农户每亩地还能获得15元的碳汇收入,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酉阳构建了"1+9+2+N"的全域旅游格局。其中,桃花源、龚滩古镇等传统景区持续保持热度,叠石花谷、菖蒲草原等新兴景点也迅速成为旅游热点。2025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五一"期间单日接待量达2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亿元,两项指标同比增幅均超过35%。
此外,酉阳还充分利用海拔800米的生态优势,打造"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重点开发茶叶、大米、食用油等六大类特色农产品。目前品牌估值已突破50亿元,带动特色农产品产值从2015年的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0亿元,帮助20万农户实现增收。
环保展了解到,通过系统性的生态修复和创新的价值转化模式,酉阳县成功将生态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地方实践。
来源:中国环境网
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