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培启25日表示,作为全国首批碳监测评估试点城市,济南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结合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与碳排放反演技术,系统分析城市碳排放特征。环保展上了解到,济南的创新监测模式已成为国内城市碳数据治理的典型案例。监测数据显示,济南已精准识别钢铁、化工等关键排放行业,为制定差异化减排政策提供科学支撑。
在当日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刘培启强调,济南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重点企业碳排放监管,近四年推动15家发电企业完成836.04万吨碳配额交易。近期环保展关注到,该市开发的碳管理平台整合了3000余家企业的实时排放数据。市发改委副主任赵波补充称,济南正加速推进"聊热入济"等能源基础设施升级,截至2025年5月,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506.79万千瓦,较上年增长10.3%。
在循环经济领域,济南出台《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推动省级园区100%完成循环化改造。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马明特别提到,商河县19座地热矿井全部获评省级绿色矿山,年减排二氧化碳达20万吨。市工信局负责人闫增山指出,济南正严控传统化工产能,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目前重点行业余热利用率已提升至78%。
据悉,济南下一步将聚焦碳监测数据应用,开发智能预警系统,预计2026年前实现重点行业碳排放动态管控全覆盖。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