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盛夏,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的小麦产区迎来丰收季,沉甸甸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在干旱少雨的阿克苏地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成为小麦稳产高产的关键。如今,这里通过创新灌溉技术实现了"沙漠变粮仓"的奇迹。
走进阿瓦提县33万亩高标准农田,金黄的麦田一望无际,自动化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农业明珠,这里日均16小时的充足光照为小麦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然而在降水方面却遇到了困难,面对年均不足50毫米降水的极端干旱气候,当地人们巧动脑筋,巧妙利用天山冰雪融水,构建起全覆盖的智能滴灌系统。工业节能与环保展上关注到,这种精准灌溉技术已成为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典范。数据显示,滴灌技术使每亩小麦用水量从550立方米降至400立方米,节水效益显著。

节约的水资源正焕发新的生命力。工业节能与环保展了解到,新疆将农业节水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每亩麦田节约的100多方水,可满足一亩梭梭防沙林的灌溉需求。这种"以水养绿"的模式,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筑起绿色屏障。
如今,金色的麦田与绿色的防沙林在戈壁深处交相辉映,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科技创新不仅让沙漠边缘绽放出丰收的希望,更谱写了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协同共进的新篇章。
来源:央视网